二十世紀西方小說五十大—宋國誠《大亨小傳》

二十世紀西方小說五十大—宋國誠法蘭西斯·費茲傑羅 《大亨小傳》p117

「湯姆和黛西,他們這般人都是粗心的—他們砸毀了東西,撞死了人,然後縮回到他們自己的錢堆或著他們臭味相投的朋友當中,彼此漫不經心,丟下來的爛污,讓別人去收拾。」

然而,小說的悲劇還不止於此,費茲傑羅還透過揭露金錢本質來透視人性的迷惘,透過Gatsby從改名、厭家、竄改身世、偽造學歷和非法致富等等「文化塗抹」行為,來表達資本主義社會強大的異己力量。異己,在這裡意味著一種出於自己但卻陌生化自己、由自我所生產卻與自我相對抗的非我。當財富不只是身外之物而是用來建構和炫耀自我時,自我的價值和尊嚴就會迷失在無底洞的財富競賽之中,在這種異己力量之下,財富不是一種物質豐裕的指標,而是一種自我否定之後所形成的自虐力量。

深層來看,財富不只是Gatsby用來贏取Daisy的物質手段,更是Gatsby藉由「芳心獵取」而達到自我變造、文化變身、去除底層胎記、晉身上流社會的手段。在此意義上,浮華的物質財富蛻變成精神的執迷與偏執。Daisy對財富的依附一如Gatsby對愛情的迷戀,Tom的玩世不恭一如Jordan的自私欺詐,這些人格特質都是資本主義社會「精神官能症」的典型症候.

Gatsby的失敗,不在於最終無法贏得Daisy的愛情(因為這裡根本沒有愛情),而是敗在與Tom的階級鬥爭和權力較量之下.這是一場文化變身和階級整形的戰爭,Gatsby一心想藉此根除自己出生底層的身分印記,一如想贏取Daisy以獲取,「上流男性」的身份標記。但這些努力終歸失敗,因為資本主義的罪惡不在於貧富差距,而在於階級鬥爭,在於一種「金錢觀」,一種文化符碼與身分象徵的殊死戰.

《大亨小傳》是一部關於美國夢碎的悲劇故事.對現在都會男女腐蝕墮落的痛斥和對一個寬厚善良「追夢者」的同情與憐憫,是這部小說的題中深意.愛情與人性的真偽也許難以辨識,但建立在人性荒漠上的慾望高塔不會屹立長存.小說中西卵島的盡頭有一盞綠燈,Gatsby 常常在晚上來此孤獨的望著他.一次宴會後,主述者Nick驅車返家,他瞥見了站在昏暗中的Gatsby,向黑暗伸展雙臂,像是要擁抱那漆黑的港灣,捕捉那束孤獨又微弱的綠光。

「他所不知道的是,他所追求的早已丟在背後,老遠老遠的,在紐約城那邊寂寂無聞的地方,在漫漫長夜、一望無際的美國田野中」。

那凋謝的美國夢,就像這港灣的綠光,若隱若現,可望而不可即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