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還相信潛意識,包括情節和原型,能夠操控自己化為景象。我們可以想像心靈是一個混亂的地方,在這個地方,每一部分都能夠製造自己的景象,內在世界的每一個部分都能夠人格化,變為景像,結果變是一團亂的大合唱,每個人各吹各的調,不管別人。嚴重精神病患身上便可以看到這種現象,他們無法保護自己不受內在靈所有不協和音(Cacophony)的影響。
平衡這種失序,便是自性(self)的表達。自性是一種秩序與協合的原理,前面我說過,自性和整體有關悉,和潛在全體人格有關悉,
但從人格化景像觀點看,自性作為一全體,還包括由潛意識生出的所有景像及聲音。除此之外,自性還是心靈的中心,心靈的其他部分都是依據這個中心定出自己的方向。自性為心靈帶來秩序,使心靈的各部分協合無間,創造出一首管弦樂。從這樣的觀點看,自性便是靈魂的中心,所有的原型依據此一中心各自按自己的秩序分組。曼陀羅如果這樣運作,便是自性的象徵。。。
曼陀羅的重點在於平衡的秩序與協合,榮格稱這樣的曼陀羅是人格中心,或說是自性的徵兆。之所以是人格中心或自性的徵兆,是因為自性雖然是維持整個心靈秩序的中心,但並不是隨著個人出生就存在。自性的產生,必須經過種種心理經驗。如果要對個體化前後的自性作個分辨,我會說一個是(潛在的)自性,一個是(明顯的)自性。
潛在自性是個無力的中心,組織心靈生命的力量很小。在這裡,情結(complex)和原型(archetypal)會和潛在的自性爭逐控制心靈的權力,心靈內部狀況因此很混亂,麻煩。此時個體雖不至於體驗到精神病患那種混亂,但是自性感(sense of self)卻很微弱。
在這種情況下,自我可能認為自己很強,居於控制一切的地位,可是情結卻隨時可能跑出來,破壞自我勉強維持的秩序。成功的企業家在工作上也許是(掌控一切),但是回到家卻可能會有無可抑遏的憤怒,職場婦女會莫名其妙的痛哭。自我維持的秩序是ㄧ種(強顏歡笑),其假相隨時都會被情結戳破。個體一但被原型的力量掌控,自我所授予的脆弱的統合感(sence of identity)輕易就會被原型掃除。有的人平常看起來正常,健全,一受到暴民(mob)的情緒感染,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。政府訴諸愛國論,也可以把一些人轉變為殺人機器,這些都是明顯的例子。。。
在上面的引言中,榮格說明了自性如何圍繞著我所謂的(明顯自性)構作心靈,包括集體潛意識,個體化的結果,使自性在心靈之內取得了(優勢靈力)地位,此時景像一出現,便是自性的出現,雖然不可控制,不可預知,但卻可以信任。
榮格指出,自性的力量及能量一但顯現出來,便形成一股幾乎難以抗拒驅策力,要作自己。自性推動人體驗自己的獨特性,表現自己的獨特性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自性必須整頓原型世界。原型都是集體力量,所產生的景像乃是普世適用的,個體可能追隨這種景象就會有神秘體驗,但個體從來無法創造明顯自性,明顯自性是個人的,獨一無二的。榮格的模型,中心信條就是(人必須成為自己的自性)。。。
明顯自性自行浮現的不多,必須要創造才有。因為和(轉化自性)此一需要有關,所以榮格常常說到救贖(redemption)。轉化與救贖的必要,乃是密教的另一個重要內容。在諾斯替教,鍊金術等多種密教當中,個人光是依靠拯救(salvation),是不夠的,要救自己,必須努力修練,否則就永遠不可能。鍊金術以(從卑金屬製造哲人石)此一意象表達了這個事實,鍊金術的整個工作就是從卑金屬開始的。我們可以把第一物質(prima materia)當作(潛在自性)看待,而(明顯自性)便是從這裡創造出來的。甚至,心靈的混亂狀態也可以是為整個工作開始前的第一物質(prima materia),我們不要忘了,(prima materia)又叫做混沌。